张苏辰先生讲解内丹养生功法心得经验及内景,炼精化气。筑基功法的练习,需要大约三年的时间,才能把身体锻炼好底子,经过筑基功法之后,第二步就是炼精化气了,这个阶段又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,出现什么内景时候注意什么事项?
筑基功完成后,按着要炼元精化元气。(非后天之精,(《悟真篇》:「见之不可用,用之不可见。」)在温养中,照视气穴(「调药」),静极窍开时,会感到会阴穴有跳动、抽动,这是元精的产出之象,就是内药产生(「药生」),必须采精归炉(「采药」)。产药而不采,就好象耕种时,有种而不用,虽运周天徒劳而无益。(张三丰《打坐歌》:「急下手,采先天,灵药一点透三关。」)具体采法是:急用真意提摄动处,鼻中吸气,紧摄谷道,一缩小腹,提引动处之气,沿督脉上升于脑,急开目一睁一闭,用袓窍穴聚摄天光入脑,舌顶上腭向后伸。呼气舌顶上腭向前伸,以迎甘露。闭目凝视上下二气合成一片,再用意引入口中,会同口液,用舌向后一吸,咽至脐下气穴中,收存封固(「归炉」)。这步采取法有嫩老之采,会阴穴跳动之采嫩,若会阴穴跳动时,尚未采取,又觉及他事,则药老矣。如果采药正确,以口中有甘液落入气穴中,是元精化生归炉的验证。(口中津液增多,若从嘴角流出,这叫「漏丹」。要紧闭口唇,咽入腹中,滋润五脏。因它是肾水化生的物质,对人体有益,古人称它是「津丹」。)如在功中有数次元精之动,要有数次采取。(《悟真篇》:「壶内旋添延命酒,鼎中收取返魂浆。」)药归炉后即要进行炼药。炼药时用文火,即呼吸要平稳,用双目合一之光,寂照炉内,静候炉中火发。睁开眼皮,用真意引气后升前降转法轮九周,再紧闭耳目口鼻,凝神聚气于丹田五分钟,或转卯酉周天一遍,是为固丹封炉功,收功下坐。
卯酉周天的转法是:闭目意引从会阴穴向左侧身外边走空间上升于头,从头顶百会穴向右侧身外边走空间下降于会阴穴,为一周,转四个九周,计三十六周,为进阳气;再睁着眼转周天,开目用意引从头顶百会穴向身左边下降走空间到会阴穴,身右边上升走空间到头顶百会穴,为一周,转四个六周,计二十四周,为退阴气。左升右降三十六周,左降右升二十四周为一遍。
我在四十九岁时,如是练功近三个月,时刻警惕阳精走失,每晚睡时,炼固精关门法一次,以防梦中泄精。一日入静后,四肢温暖,周身似醉,小腹内渐渐发热,热力一次一次地增加,小腹中似有沸汤,气丘上下冲动,忽然眼前阳光一闪,耳际有风声。(《悟真篇》:「月才天际半轮明,早有龙吟虎啸声。」)又过一段时间,小腹中突然震动,这是炼到内气旺盛已极。这时应以内呼吸采引气丘,吸气引至尾闾,这股热力,冲开背后脊骨末端,急缩肛门,热力过了尾闾关,如有不动时,吾之元神,一意静守,等待其出动,动则引升夹脊,热力一度一度地上升,升到夹脊关,停住不动,又静守,不动不引,用意凝神聚热,化关中阴气,热力撞过夹脊关上升,升到玉枕关又停止不动,用真意凝神聚热,化关中阴气,后脑骨震动三天,觉全头涨大,后脑骨豁然而开,真气盘旋于头顶,很用力地进入脑中,真性气与真命气合一在泥丸宫,再降至印堂,舌尖顶住上腭,静守一会儿,如呼气下放一样,降过印堂而入口中,口中化出金液,紧闭口唇,以防漏出,用舌向后一咽,金液从喉头沿任脉,汩汩有声降入腹内气穴中,如同空中云气化成水珠,降入地下,滋润万物一样。(张三丰《七绝》:「沂流一直上蓬莱,散布甘泉润九亥。从此丹田沾涧泽,黄芽遍地一齐开。」)转卯酉周天一遍,收功下坐。这是起小周天的火候,从此腹内觉有圆陀轻盈之象,这就是丹经说的气通小周天。(《悟真篇》:「坎电烹轰金水方,人发昆仑阴与阳。二物若还和合了,自然丹熟遍身香。」)
气通小周天以后,仍要意守气海,目光凝视气海穴,鼻息也归于气海,神、意、气,三家归到一处,进行武火烧炼,形成了内气呼吸,一呼一吸,在肚脐和下班丹田中升降。下田为气根,故古人叫做「息息归根」,即呼吸离不开丹田气根。此际练功,鼻息自断,恢复到在母腹中的呼吸,故叫做「胎息」。在胎息中,做到一念不起,万虑俱寂,静极生动,方有小周天的自然运动。自然运转周天之火,锻炼元精,后升用急意,进火采取,前降用缓意,归炉烹炼。达到三百周天数足,结成小丹。丹经上说:内气呼吸是用武火炼精化气的功夫因为从此神气相抱,气谓风,神谓火,风吹火旺,故能炼精化气!丹是神与气相抱相凝之产物,起始丹形弱小,必须再进行温养采炼,养成大丹。(张三丰《亲口诀》:「大丹如黍米」。)
经过近半年的静坐,热力依循上述路线不断循环往复,一日夜半子时,小腹热力又复震动,右手自动捂住睾丸,中指点在会阴穴上,这股热力从丹田降入会阴穴,吸抽中指,向后进入尾闾关内,在脊骨髓内,节节上升入脑,口中又化出金液,用舌向后一咽,咽过重楼,啯啯有声地落入下丹田,这就是丹书上说的五龙捧圣髓通小周天运行景象。
从此以后终年不生疾病。此后每次入坐,用袓气照视气穴入静时,就出现真气自转法轮。吸则自尾闾至泥丸,呼则自泥丸至下丹田,督任循环,一周一周运动不停,实现了自然妙运。可是有动静之机,均须顺其机而为之,动则运转,静则定住。不动,运之无益;不静,定之有损。要听其自升自降,这是我在体验中证实的。转到口中上腭降下颗颗金液,如淋水之状,就停止不转了,味似甘露。(《抱朴子》所谓「大如弹丸黄如橘,中有嘉味甘如蜜」即此!吕洞宾《灵源大道歌》:「华池神水识者稀」)徐徐咽下重楼,以袓气光送入丹炉中,畅于四肢,美快无比。此是小坎离交姤运化元精之验。
在静坐中,发现周身如醉时,即是内气发展的动机,要运转周天,法轮愈转,感觉内气充盈旺盛;如内气停住不动,故意搬运周天,感觉内气空洞无益。若静守下丹田,不运周天,感觉内气形成了胎息,统体舒畅。小周天炼到外阳内缩不举、马阴藏相时,(即男性生殖器缩入下腹部)忽然眼前有光闪过,过几天又有光闪过,这是「阳光二现」--精已化尽的景象。无精可炼了,即可停止炼小周天。《道乡集》:「火止于阳光二现,不止伤丹」。这是功至炼精化气的阶段。这就是说丹已结成,不可再行周天火候了,否则伤丹。(即《悟真篇》所谓:「到此金丹宜沐浴,若还加火必倾危。」)
我练此(步)功一年,生理上有些变化,身体上出现了轻、暖、冷、重、动、痒、涩、滑等现象,佛家称为八触,在我的体验中,这八种感觉不是同时而发的,而是有先有后,如坐久觉身轻如羽,小腹发热,轨生动力跳动,俯仰,摆动,头部扩大,身高丈余等。
张苏辰先生在内丹养生功心得中,详细讲解了炼精化气阶段,会出现的内景与状况都有哪些,同时深入浅出的讲解出现什么状况,该怎么对治的问题。当然会有很多的注意事项,我们在练习内丹养生功法过程中,也是要非常注意内观的,一出现状况,赶紧采取相对应的措施,勿失采药的良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