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三丰内丹修炼方法:道家内丹法要第四节-归源论。
第四节 归源论
三教鼎立。如一屋三门。中无少异。儒立人。极孝弟之道。报本反始。心诚意。道德这源。此范围形体之道。入世之法也。仙佛在声臭之表。形气之先。出世之法也。出世必基于入世。欲求出世之功。先讲入出之道。儒其大宗矣。今之道人。傍教门以求衣食。其陋者只知领法派。带徒弟。兴旺庙宇。稍异者。读清静经。行清静法。栖岩住壑。友寒猿伴。冻鹤木石草衣。守死一生。何其愚也。道流无知。俗人无目。但闻某人入山几载。某人打坐几年。便谓有道。彼岂知同类得朋。人须人度之事乎。离去家中背却伦常。阴寡阳孤。便成乖舛。与道背矣。须知至道在人类中而有在。气血中而求。上阳子曰。三教圣人。非同类不为功。此其奇也。
天地之在德。曰生。道者。生之德也。生之德。阳气也。有一分阴不仙。有一分阳不死。阴阳妙用。在于生杀。生杀为消长之机。复姤为起止之处。复见天地之心。姤有履霜之惧。否泰者。顺逆也。地天曰泰。天地曰否。止而悦。男下女。故不曰阳阴。而曰阴阳。不曰。始终。而曰终始。始终是尽。终始无穷。造化深机。在于顺逆而已。顺生人物。逆成仙佛。共此一机。惟逆不易知耳。虚无生妙。有事至乎常。昔别君未婚。儿女忽成行。从前是无。忽然而有。无是有之根。有是无之。始天下万事万物。何一非自无而有。自有而无。自无而有曰造。自有而无曰化。生生不已。化化无穷。自一世界至千万世界。无有不同。开关以来。天地定位。日月中旋。煦妪万物。至于今不二。
道者。其无极科。无极而太极。无极在浑然之表。太极兆将动之萌。亥子中间。所谓今年初尽处。明日末来时。究其机。无出乎动静。静极而动。动极而静。一动一静。互为其根。分阴分阳。玄牝乃立,玄牝立而万化滋彰矣。山泽通气。呼吸迥环。斗旋日运。无息停留。大极在天地。空谈其理。太极在人身。实行其用。其用云何。活子是也。天地根。万物母。真元始。真太极也。太极即道。道即药。药即丹。丹即一。契曰。一者以掩闭。世人莫知之。悟真曰。三五一都三个字。古今明者实然希。曰世人莫知。曰古今莫晓。其难遇难窥。如此其重且大也。迷徒学道。妄却心思。迷却耳目。以育引育。迷迷相指。直至老死。不知悔悟。执其说如铜泄铁铸。可怜此辈。非深孽重。无异戴盆。滔滔皆是。古今一辙。可为浩叹。吾为此悲。特著试金石一书。为志师之左证。执此以辨真伪。如果日当空。魍魉自遁。二十四问能迎刃而解。则参同悟真彻矣。若一语莫棱。便非真实。又以其言印之丹经。稍有不合。便非透底之学。盖此事有一知。有半知。有全然不知。半知者。已为难得。又要问何以必通都大邑。何以必俗服了事。丹房如何置器皿。如何样鼎。如何强弱选。如何合法换。如何度数。如何是火。如何是药。如何是丹。一有支吾。非其人矣。彼无师授。妄意猜度。多记丹经。腾其口说。冠替是饰。犬羊之享。耳亟宜远之。
不因师指。此事难知。斯事最重师友。第一在寻真师。第二在觅良友。真师难遇。古今同叹。邪师妄人。遍地皆是。初学志士。此为第一件要紧大事也。此处一错。走入歧途则终身难见天日矣。道人千万。尽是旁门。无有一是。经曰。真诀必要真仙授。世人说者有谁真。又曰。道法三千六百门。人人各执一苗根。谁知真正微诀。不在三千六百门。盖神机秘密。上天所宝。五濁凡流。一身罪垢。何由得遇。遇亦不闻。闻亦不信。信亦不切。何为不信。缘浅福薄千般克阻。不令其知。太上开清静之门。接引后进。使之修养心。解除夙孽。不婚不官。脱其世纲。数世之后。垢净孽除。志念不差。始令获遇真师。得闻至诀。再能精进不怠。德备性全。天爱人敬。可望行矣。行必法财具备。侣地周全。护卫严密。然后以清静心。行无为法。尅日可成。甚易易也。但恐炼心不死。自投地获。虽有神圣。无如之何。经曰。君子得之固穷。小人得之轻命。谓此也。可不慎哉。世人动言修道。曰修则是他长远之事。再世之因。当称曰炼。便是现在世之事。凡我后学。立德立功之肾。但愿人人成仙。个个作祖。精心切究。我身未有之前。性在何处。命在何处。一太虚耳。赖父母媾精。托造化以成形。命斯立矣。性亦寄焉。性者。太虚无垠。一灵炯炯。无中之真有也。命者。先天至精。一气氤氲。有中之真无也。神气相交。有无互入性命分。各言其体性命合。始行其用。性无命不立。命无性不全。始以性而修命。终以命而全性。性命双修。阴阳合一。五行全。四象备。奠三才。符二气。龙虎交。铅汞配。老嫩分。子午契。火候无差。功成顷刻。易莫于此矣。云水天涯。芒芒大地。谁是至人。难辨真伪。托耳于凡庸。罔不背谬。余足迹半天下。闻见多矣。强不知以为知。虚装道貌。或曰。我是邱祖第几派嫡嗣。或曰。我得某真人秘传口诀。夸耀求售。摇唇鼓舌。使耳食之夫。惊喜若狂。深中其毒。牢不可破。吁可叹也。难莫存于此矣。
天爱学道之人。喝道真言。谓初立念时。便有神圣窥其心。若志愿真切。神圣喜之不胜。仙之求人。甚于人之求仙。信矣。奈世人随波逐浪。不肯苦志。虽曰学道。无异凡流。利欲薰心。种成恶孽。轮回六道。去而复来。来而复去为男为女。为孤贫。为物类。遇刀兵水火之灾。受饥寒疾痛之苦。遭冤狱虎蛇之凶。皆在仙佛悲悯之中。自作自受。天何容心。必欲如是哉。佛言有生皆是苦。至哉言乎。今欲超登彼岸。脱离苦海。有何法术延生续命。今枯骨重荣乎。城郭千年如故。不见化鹤归来。坏土嶙峋。空悲往昔。有志之士。良可悲矣。欲界民人心如乱丝贪念。忿念。色欲念。货财念。高已卑人念。妨人利已念。时刻无宁。造就恶孽。生世坎坷。轻重受报。神圣悲怜。悯其迷昧。救之不能。劝之不得。乃立一敛心之法。使之邀福求嗣。朝山拜庙。结香会。为坛壝。顶礼慈云。诚敬肫虔。尘念顿息。污染不难。种彼福田矣。昔无一是。今暂不非。虽有恶人。齐戒沐浴。亦可以事上帝。其谓是乎。
仙经佛典。慈心救世。更为咒语。使诵者不解其辞。无意义可味。无文理可思。用以拔其孽识。截其知见。欲障除而心天现。真理出而万念空。驱除杂念。洗心之妙法也。佛云。真实稀有。谓真有此秘密。难和稀有之事也。又曰。说是事。诸天及人皆当惊疑。上阳子曰。人之惊疑。器识鄙浅云何。诸天亦复惊疑。则必有可惊可疑之事者。世人偏不于惊疑二字究心。自信其耳目。谓入山是道。清静是修顽心浅识。亦恶知有圣神之奇事哉。
草木蕴一年之精。发而为华。因华乃实。然则地之海潮。女之月信。无以异矣。木无不华之果。女无不血之胎。是血即人之华也。
果核亦具天地阴阳之象。左大右小。中含一仁。三才之理具矣。芽孽萌生。根骑两半。一树万千花实。入土而万千其株。桃则成桃。李则成李。各从其类。各有其气也。物理即天地之理。达人观化。可悟玄机孔子罕言仁。仁之道大。人也者。天地之仁也。合而言之道也。二人为仁。即阴阳也鼎立才万物皆备。不亦大乎。轮倒退。车前趋。进退之理。消长之机。有成必毁有盈必亏。任他奇巧万变。有能不法天象地。外规矩方圆。而制器成能者乎。夫道亦法天象地而已矣。
至道在人身。至理存天壤。理充于两间道隐于血气。世人再不于形形色色中求玄妙。单要去虚无寂静理觅真玄。岂不闻人在气中。气在人中乎。钟离祖曰。道气在人身中。不在天地。然不遇真师。何从而得此息。
哉生明。金也。金之色白。始生魄水也。水之色黑。非金水分形之显念乎。阳魂阴魄。互为定宅。上弦金半斤。下弦水半斤。两弦合其精。乾坤体乃成。
大道无言。有说皆糟粕耳。盖虚无莫测。有何形象之可述哉。惟彼羲皇。画此一画。并无言说。盖已剖露天心。太极之端倪见矣。然此特显诸仁耳。其用尚藏。今之丹经。显用者也。开明性命。指出心天。无为道之体。有作道之用。明体达用。真青云之士也。世不多得矣。
善言天者。必验于人。善言理者。必征诸事。天道人道。原是一贯。伦纪肇修。立功立德。斯为凝受之本。不同于泛泛矣。曷观之金锁仑乎。金锁仑者。金丹之锁仑也。乃于金丹发挥只结尾一句。于人道则娓娓二千言。又秦元君奉元皇帝君命。著坤宁经。教女人修仙。凡二十四章。其言金丹只一章。言性天者二章。余皆言闺帷懿范。痛改前非。读者。不达根本修持。谓其不言道而言事。余曰。千里之行。始于足下。此真所以训道也。天圣至慈。不肯以泛泛待人。深顾从此进步。庶几其成。真正必由之路。世人视为闲言。夫元皇授命。岂有闲言哉。觉世之言切饰伪之心诬宜乎。其不人也。
非常之事。必待非常之人。仙者。非常之事也。欲求天仙者。当立一千三百善。圣有明训。旧心不改。寸功未积。是自诬也。世间富贵。非薄福者可承。矧此超迹苍霄之事。万神听命。不有丰功伟行。其何以服鬼神乎。易以天地似。故不违。魏公因之以明丹道。作参同契。为万古凡经之祖 。悟真曰。阴符宝字俞三百。道德灵文满五千。今古上升。无限数。尽从此处达真诠。一贯相传。再无不有达参同悟。真者。今之道流。冥行妄说。扪心自问。能无愧乎。不肯地师。所谓惜一时之屈。甘罔极之庸。只顾口舌欺人。不念欺心自误。虚度岁月。甘分老死。上阳子深叱此辈。为教中罪人。敢言修行一事哉。其辞若憾。其实深怜之也。
推类结字。形于粗浅。因文揣事。义极精微。古卫字是首行。今为首之首。下之顺生之象也。仙经圣语。言顺而不言。逆教人即顺以求逆。究生身之根。成长生之果。生仙是造化。生人亦是造化。圣凡虽殊。造化则一。易与天地淮。故能弥纶天地之道。天地至精。形而为两曜。两曜横则为朋。竖则为易。叠则为丹。丹之为字。日头月脚中一点为黍珠。一画乃得一也。汉以前谓之道汉以下谓之丹。丹之义。至深切矣合乾坤。运日月。采鸟免之真精。成水火之妙用一阖一辟。往来不穷。通科昼夜。法天象地。药如是成。丹如是结矣。世法象金丹者凡四。一大士象。左为龙女献珠。右为善财合掌。女本阴也。而居左。阴中含阳。也男本阳而居右。阳中含阴也。凡珠在龙女身边。非善财,不可得。红孩儿火也。金圈手足。禁之也鞠恭致敬。以士居中。真性为主也。二刘海戏蟾。蟾者。海底金蟆。能吐月。钱者。内方外圆。有乾坤象。非则海底之金必不可得。海蟾仙翁姓刘。名操。五代时为燕相。燕王刘守光之叔也年。六十余受度于纯阳吕祖。今绘形如小儿。返老还童也。三方朔偷桃。西王母之桃。此桃三千年一开花。朔始也。一元也。桃为王母之丹。不死之药也。被东方朔盗去。北坎之金。复还南离而成乾矣。四道祖立教。一教分三。一为道人。岩栖观虔清静之基也。二为道士。有妻室儿女之欢。阴阳之象也。三为张天师。势而有力护法之象也。三者离则俗士三人。三者合则金丹大道。
抱朴子曰。览金丹之道。使人不欲复视方书。诚以九丹金液。道之至重。神霄所秘。世无有能知者。又曰学道者。如忧家之贫。如愁位之卑。安有不得哉。今余亦曰。不患不知。患不苦求。不患不行。患不积德。阴马之士。天眷必深舍此则求之无门。学人勉之。
道生天地。其大无垠。道生人物。其数无极。古之神圣。著经说法。以人身一小天地。天地一大宗师。澄其心如秋水。空其心如太虚。效法天地。非效法也。直似之耳。有乾坤之对待。有日月之光明。月有圆缺。海有潮汐。有冬夏二至。有春秋二分。有四时。有八节。有二十四气。有七十二候。岁周一天。无或舛错。攒归片刻之内。纳之一息之中。成天下之櫜籥。谓非学之至大者乎。
经曰。只要专心。效法天。阴符曰。观天之道。执天之行。尽矣。天之道从何观。天之行从何执。不言而品物亨。四时成。观之无门。执之无所。虽有圣智。莫测其处。此师恩之所以重于罔极也。
道无穷极。无终始。无来去。无迹可窥。无理可测。在形色之中而不有。居冲凄之表而不无。造化之主。万象之君。生天地而天地不知其功。育万物而万物不知其德。伪这而不居。功成而绝迹。无得而称。强名曰道。所谓无始之始。是曰元始。元始之道。是曰元无。即先天也。谓其先于天地而有也。易曰先天而天勿达。天且勿违。其大至矣。学道者。其求得此。先天元始之无。谓这得一。一得而万事毕矣。其得一何也。曰极也。阴极则阳。阳极则阴。清极则濁。濁尽则清。天一之生。至清至洁。天命之性。纯净无疵。性命分。则属两家。性命合则成一气。神从中主。气运两头。运在其中矣。
贤人和养性之功。至人明造命之道。人之赋形禀性命而生。失性命而死。性命之于人重矣。学性命之学。非学之至乎。一身之尊。心为主。心有真体。非肉团也。真心无心。无生灭。无去来。有生灭去来者。皆孽识耳。圣人教人拨尽识根。以超生死。教人性命双修以成仙佛。谨将诸经之言性命。分而列之。使人易彻。德全功备。驯至其极。造化神工。无出此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