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家内丹术养生桩法:八卦桩,其中八卦桩法当中又分为:浑元桩、扣步桩、摆步桩、缠桩、下掖桩、扣桩、推山桩、提筋桩。下面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。
八卦掌有以下六个徒手拳架,也是八卦掌练习的六个步骤:
1、八桩:八卦掌入门静桩功,名为八桩,实际上有很多个桩式,最常用的是其中的八个。
2、八式:走圈形式的动桩,也叫基础八掌。
3、八母:也称八大掌,八卦掌的主要练习套路。
4、连环:八卦掌技击动作组成的连续性套路。
5、进手:又称八卦对掌,八卦对练,两人进行的八卦掌攻防方法演示。
6、散手:又称九宫散手掌,没有固定的套路,由练习的双方自由组合。分为桩下和桩上两种练习法。是模拟实战的攻防练习。
所有练八卦的人都要严格遵循这个步骤,循序渐进,因此、八卦掌的入门工夫,要从桩功开始,而桩功要从静桩功(八桩)练起。
八卦静桩功的练习:
初习八卦掌、为以后的练功,实战,必须苦练桩功,桩功是每一个武术门派中必不可少的入门基本功。八卦掌经过桩功的修练,可达到血液流畅,呼吸自然,筋骨舒活,培养劲力,使浑身上下内外都得到充实锻炼,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八卦掌的桩功因门派的不同而不同,但总体分类是基本一致的,八卦桩功都分为静桩(如浑元桩,扣步桩,摆步桩),动桩(如单重力,双重力)两大类,以达到动静兼修,刚柔并练的目的。
其实、各种拳术,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桩功,尤其是内家拳,桩功是必须的修炼基础,内家拳每一个套路的起势,说白了、就是这种拳术的桩功,例如:太极拳的“揽雀尾”、行意拳的“三体式”、八卦掌的“老僧托苯”“倚马问路”“青龙出海”……等等,“行家一出手、就知有没有”说的、看的、就是你出手时的桩功是不是扎实。桩功在拳术中之重要,由此、可略见一斑。
八卦静桩有许多练法,在此、仅介绍最常见的八卦八桩(浑元桩,扣步桩,摆步桩、缠桩、下掖桩、扣桩、推山桩、提筋桩)
浑元桩:
练法:-
浑元桩练功要求身体自然而立,两脚分开与肩.同宽,两脚跟照齐,全身先舒展挺拔一下。身体的重心放在两腿的脚前掌和脚后根,脚心涵空,两腿略微弯曲,腹部松圆,腋下半虚,若能容球,头直目正,松肩沉肘,头部意被绳子系着,下颌微后收,同时将两手抬起至胸前、高与肩平,两手与自身之距离约为三拳许,十指分开,虎口稍撑成龙爪掌,两手掌心内吸如抱一大汽球,两掌心相距基本与肩同宽。撑抱互相作用,比例为撑三抱七,浑身上下大小关节无处不曲。目似垂帘,有听而不闻,视而不见之意,要求全身筋肉放松,要似松非松,头似顶非顶,背似靠非靠,胯似坐非坐,面目表情似笑非笑,由寂静调息而扫除万念;身心应有舒适无比之意,(以下两桩均与此段要求一致)。以上意念均要求用意不用力,功成自会意力成为一体,日久功深可通过意念活动加强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联系,使之互相建立争力,练成“浑元力”(图1)。
扣步桩:
练法:
扣步桩练功要求身体自然而立,两脚分开脚尖里扣,脚后跟外摆,两脚尖并齐相距一横脚。身体的重心入在两腿的脚前掌和脚后跟。脚心涵空,两腿略为弯曲,膝盖似挨非挨,腹部松圆,腋下若能容球,头直目正,松肩沉肘,头部意被绳子系着,似顶非顶,下颌微后收,同时将两手抬起高不过肩,低不过腹,左掌心向下,左手臂上撑下按,有滚钻之力。右掌心向上,与左掌心相对,指穿掌托。有争裹之力,虎口撑圆,两手向外不过尺,向内须有二三拳之距,而两腿扣步外缘,似有力微向内滚裹,而两膝似有力向外翻张,同时两脚有如大树向下生根,其余要领均与浑元桩相同,此桩可左右手上下互换练习(图2)。
摆步桩:
练法:-
摆步桩练功要求身体自然而立,左腿向前迈出一步,脚尖微向外摆成摆步,膝部略曲而前顶,步子之大小,以前脚提起身体不前俯后仰最为合适,(左脚用力以脚前掌七分,脚后跟三分为准)。右腿略微弯曲,劲坐右腿(即两脚前三后七),右胯向后稍靠,与左膝关节前顶方向互为争力,同时左手上抬向左外侧摆出,高不过肩,低不过脐,掌背向上,掌心向下,右手掌心向上置于腹前,距腹部一拳许,两手掌心涵空,虎口撑圆,腹部松圆,腋下涵虚若能容球,头顶项竖,松肩横肘,前手有抓、捋、领、带之意,后手似待发之箭,与前手互为呼应,其余要领均与浑元桩相同,此桩可左右式互换练习(图3)。
缠桩:
练法:
右足尖点地、膝盖弯曲成直角,力向后蹬,身体下蹲,左足直角马步,身体成缠裹劲向左拧转,头向右下方偏转,目光下视;右手掌向后、力向后推;左手掌螺旋向上托举。
缠桩要点在一个缠字:两腿缠、身体缠、双臂缠。
下掖桩:
练法:
左足前伸,膝盖弯曲;身体极度下蹲前伏,贴于右大腿上面,左手向上从左腿膝盖下穿出,右手掌心向上,向身后平伸。
下掖桩要点在一个掖字:身体下掖,右肘下掖。
扣桩:
练法:
左足虚步向前,右腿弯曲成直角,身体下蹲并向左拧转,右掌前伸下按,左手掌心向上提至腰间。
扣桩要点在一个扣字,身体下扣,右手下扣,双腿夹扣。
推山桩:
练法:双足半弓步,身体向后拧转,右掌指尖向右平推,左掌指尖向上,后推并护住腰间,目光向右掌方向。
推山桩的要点在一个推字,突出左右掌向后的推力。
提筋桩:
练法:右足为轴,膝盖微弯,左足平齐抬离地面,右掌掌心向下,盖住左抬起的膝盖,左掌掌心向上托起。
提筋桩的要点在一个提字,左腿平提、左掌平提,似将重物提离地面。
夹马桩:
练法:双腿马步,双掌掌心向前,指尖向上,拇指相对,目视前方。
夹马桩的要点在一个夹字,马步中两个膝盖向似夹一大球,两个手掌虎口间似夹一圆柱,两臂之间似夹一树桩。
八卦桩法有很多种,名称因门派的不同各异,下面一些图片为一些门派的静桩功练法,读者只要按照“目似垂帘,有听而不闻,视而不见之意,要求全身筋肉放松,要似松非松,头似顶非顶,背似靠非靠,胯似坐非坐,面目表情似笑非笑,由寂静调息而扫除万念;身心应有舒适无比之意,”的练功要点,下面的动作都可以参照练习,能收到同样的效果。